教学科研


44.落实以教学为中心,有资源配置、质量监控、工作评价和教学事故处理等制度保障,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达到90%以上。


同济大学建立了完备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工作规范,教学秩序稳定,严格执行课堂教学纪律,确保教学质量确保符合人才培养要求。

(1)进一步凝练人才培养的定位与目标。学校凝练出“培养具有扎实基础、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引领可持续发展的专业精英与社会栋梁”的人才培养目标。土木工程专业通过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的专业复评、环境工程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复评。学校编制完成《同济大学教育教学质保体系发展规划暨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将着力建设一套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理念先进、运行有效、同济特色鲜明的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2017年,向社会公布《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和《人才跟踪调查报告》(中英双语版)。

(2)进一步确定“教授教学”制度。学校积极鼓励和倡导名师上本科生讲台,将教授、副教授必须担任本科生教学作为职务聘任中的必备条件和聘期考核的首要指标。多年来,同济大学不断完善“全方位监控、多阶段跟踪、持续性改进、本研全覆盖”的质量保证体系,实行“督导和评价双轮驱动、执行和监督全程联动”的工作机制,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803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062人,副高级职称1033人。2018-2019学年,770名正高级职称教师、858名副高级职称教师为本科生授课,正高级职称教师为本科生授课率72.50%,副高级职称教师为本科生授课率83.06%。高级职称教师为本科生授课率80.67%。高层次人才始终坚守本科教学第一线,郑时龄院士、常青院士等一直坚持为本科生授课;学校有国家级教学名师8人,其中7人本学年为本科生授课;省级教学名师8人,其中4人本学年为本科生授课。

(3)加强制度建设,建设教学质量的保证和监控体系。进一步完善同济特色质量保证体系。从修订质量标准、改进工作方式、完善运行机制等方面采取措施,努力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校质量保证体系”,坚持督导、评价的“两手抓”,坚持“督学与督管”“监督与指导”的“两并重”,促进课堂教学“从教师的教到学生的学”、人才培养“从知识体系到能力体系”的“两转变”,促进督导评价与“教学基层组织建设”、与“教师发展中心工作”的“两联动”,不断加强质量保证体系改革发展的信息化、国际化的“两元化”。健全校院两级督导体制,以科研促转型上水平。近年来印发《同济大学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工作实施办法》,新聘了第五届校级督导170名,成立了由19人组成的“教学督导与评价委员会”。同时,各教学单位聘任了院级督导专家270人。

为规范教师教学工作,制定了《同济大学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的试行规定》《同济大学关于本科教学教师工作的管理条例》等。为引导学生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制定了《同济大学评选优秀毕业生办法》《同济大学关于本科生修读“辅修专业”的办法》《同济大学学生考场纪律》《同济大学本科生实习期间应遵守的若干规定》《同济大学学生实验守则》《同济大学本科生校外实习安全工作若干规定》《同济大学研究生收费及奖励办法;修订《同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评选办法》及奖励条例,修订《同济大学研究生手册》等。

按照相关规定,明确各主要教学环节(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考试环节)的质量标准,要求各教学管理部门和全体教学人员严格执行。建立了校领导听课、学院(系)领导听课、教学督导专家听课制度;学校继续在本科和研究生课堂教学质量、“本科卓越课程”和“双语/全英语课程”教学质量、研究生开题报告工作、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项调查、人才培养质量跟踪调查等方面不断健全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同时严格按照《同济大学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的试行规定》对教学事故进行处理。

(4)严格规范教学工作,稳定教学秩序,开展多种形式的评教活动组织学校领导听课的落实、组织期中教学质量检查、毕业生问卷调查工作,进行全校学生学习情况调查和教学情况调查的数据统计,并作相关分析。按时完成各项教学质量监控和分析。学校每月召开教学副院长工作例会,及时通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下阶段教学工作重点;每学期期中组织各院系对教学工作自查,并对存在问题采取整改措施;每学年对各院系开展基本教学状态考核,考核结果在全校公布。通过规范的教学管理工作和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了教学质量。

45.学校语言文字管理和使用规范,师生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达标。

学校充分发挥教师在规范语言文字方面的主力军作用,在新教师岗前培训中增加语言文字方面的内容,在教学评价、职称评定、评优奖励等工作中强调应达到的语言文字水平。做到课堂、会议和公共场合讲普通话,在课堂板书、公文运作中杜绝不规范文字的使用。学校本科生院定期组织学生参加上海市普通话水平测试,学生成绩达标率高。


微信图片_20200422153227


46.推进高水平高校、学科和专业建设(含“双一流”高校建设、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高原”“高峰”学科建设等)。完善产学研合作和协同创新机制,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城市发展。


学校以“自主创新,重点突破,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十六字方针为指导,以学科协同发展为主要途径,以人才和知识交集成为核心,以跨学科创新团队建设为重点,建立面向国家战略任务和国际学术前沿的跨学科平台。目前,我校已经初步构建了居于国际学术前沿、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的两大强势型跨学科群

(1)四平路校区为基地,由土木、建筑、管理、环境以及社会科学等多个主干学科构成的“城市建设与防灾”学科群。

(2)以嘉定校区为基地,由汽车、轨道交通、机械、电子、信息等多个主干学科构成的现代装备制造学科群。此外,整合相关学科,重点推进文理交融的“可持续发展学科群”、医工结合的“医学和生命科学科学群”、科技与艺术互动的“文化创意学科群”。海洋地质与深海地学、电子信息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道路交通工程等优势学科持续发展,初步形成了传统学科持续强势、优势学科保持领先、新兴学科异军突起、基础学科不断加强的学科体系和发展局面。按照学校的学科布局与规划,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计划,土木工程、城乡规划学(含建筑、风景园林)获批上海市I类高峰学科,海洋科学、交通运输工程获批上海市II类高峰学科、设计学、环境科学上海市IV类高峰学科。不断增强科学研究实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同济大学注重科研成果的提炼和培育,不断凝练和提升科技创新目标,逐步形成同济科技工作的优势和特色。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和重大工程,开展基础性研究和创新性研究,加强产学研合作,完善协同创新机制,服务国家发展和上海科创中心建设

学校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形成了行之有效的项目组织申报机制,基础研究不断增强,重大项目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同济牵头的大科学工程“国家海底长期科学观测系统” 建设启动。同济教师带队完成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选址作业,已开始建设。学校先后建成了世界规模最大的“多功能振动实验中心”、国内第一个“汽车整车风洞”、国内第一个“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试验平台”以及国内第一个“海底观测研究实验基地”等一批重大科研平台。由同济大学牵头,联合一批国内外相关高校、大型企业和科研院所共同组建国际“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



国家海底科学观测网是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实现人类研究、认识和利用海洋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由同济大学牵头建设。同济大学国家海底科学观测系统项目办公室全面负责国家海底科学观测网大科学工程的推进工作。面对非标设备多、技术难度高、协调工作量大等难题,项目办公室心怀大我、攻坚克难,同济大学国家海底科学观测系统项目办公室获评“2019年度上海市重点工程实事立功竞赛优秀团队”, 2019年实现了项目的全面开工建设。学校先后承担了一系列国家重大专项、重大工程科研攻关,取得了大跨度桥梁关键技术、结构抗震防灾技术、城市交通智能诱导、城市污水处理、新能源汽车研发等诸多标志性科研成果。



“环同济知识经济圈”2019年总产值超过460亿元,实现了围绕同济大学优势学科知识外溢形成的产业集群所带来的经济腾飞,成为知识、人才、产业与城市空间互动发展的经济高地。是同济大学优势学科外溢形成的产业集群和经济活动圈,是杨浦区由传统工业杨浦到知识创新杨浦转型的一个成功案例。继续书写着“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校地合作华彩篇章。下一步要坚持区校合作,坚持“三区联动”,推动产业结构实现转型升级,用“智能+”“互联网+”赋予传统产业新的发展智能,积极服务上海智慧城市、科创中心建设。杨浦历届区委区政府紧紧抓住重大战略机遇,闯出了一条从“工业杨浦”到“知识杨浦”再到“创新杨浦”的转型发展之路。杨浦区将全力打造好环同济升级版、全力建设好“智能杨浦”、全力服务好同济发展,与同济大学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三区联动”,三城融合,不断开创区校合作新局面。

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揭牌成立。2018年12月17日,依托同济大学建设的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在上海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第八次全体会议上揭牌成立。科学中心集聚上海及全球力量,围绕“自主与感知”“智能与涌现”“协同与群智”三大关键科学问题展开科研攻关,致力于解决人工智能重大前沿科学难题,培养我国当前紧缺的人工智能高端人才,力争取得一批原始创新性研究成果,着力推动智慧城市、智能建造、智能制造、智能医疗、智能农业、智能交通等领域的产业变革,努力建设全球有影响力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中心。中心将充分发挥多学科优势,集聚上海及全球力量,致力于解决人工智能重大前沿科学难题,培养我国当前紧缺的人工智能高端人才,努力建设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创新中心,助力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同济大学国家干细胞转化资源库揭牌。上海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12月6日召开第十一次全体会议,会上提出明年是科创中心建设形成基本框架之年,要咬定目标,再接再厉,全力推进,更好发挥创新引领和辐射示范作用。生物医药产业是上海科创中心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要夯实优势,瞄准前沿,加快将上海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为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作出更大的贡献。

为助力上海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依托我校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附属东方医院建设的干细胞转化资源库,分别承担科研库和临床库职能,目前已经建立了完备的干细胞制备、质检和存储平台。据了解,该资源库已经收集各类科研级和临床级干细胞数十种。专家介绍,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具有修复再生组织器官、低抗原性、免疫调节等优势,能干预多种疑难杂症、重症疾病。

在港珠澳大桥建设中,同济技术为设计施工提供技术支撑,如“外海厚软基桥隧转换人工岛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沉管隧道减震控制技术”“沉管隧道接头张开位移量控制技术”等。在“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研制中,我校专家承担了安全、规划、交通等11个领域的课题,为城市未来发展绘制美丽蓝图;同济教授领衔北京副中心城市总体规划;中国首条中低速磁浮线、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一带一路”研究、C919飞机研发等重大项目和工程建设中,无不凝聚着同济人的智慧和汗水。

第十三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表彰了2019年在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工匠精神等方面作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个人。我校荣获6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我校艺术与传媒学院王建民教授、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高军教授获2019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软件学院贾金原教授获2019年产学研工匠精神奖。以同济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杜豫川教授为第一完成人的项目“路面表观损伤智能快速巡检系统研发及应用”获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二等奖,以同济大学为第二完成单位、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李凌志为第二完成人的项目“服役混凝土结构损伤评估与加固修复的关键技术及应用”获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以同济大学为第二完成单位、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师生万国春、童美松、刘雯静、周佛致合作完成的项目“商品信息溯源编解码关键技术研发及其应用” 获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优秀奖。



支撑材料:

贯彻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① |全方位无缝衔接时代,同济大学研究生培养探索交叉融合之路

我校获批8项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重点专项“70MPa加氢站用加压加注关键设备开发”项目启动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获奖成果⑩|为国人打造更安全更舒适的汽车制动系统

土木工程学院张冬梅教授荣获第十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学校召开2020年秋季学期教学督导工作会议

Science Advances发表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党皓文和翦知湣研究成果:末次冰期以来暖池温跃层演变

高绍荣、江赐忠、陈嘉瑜发现一种细胞修饰可提高克隆效率,成果在线发表于“Cell Stem Cell”

Science Advances发表海洋学院全球季风度量指标研究成果,为“气候低纬驱动”学说一重要进展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毛志勇/孙方霖团队合作开发治疗肝细胞癌的新型联合疗法,成果发表于PNAS

【新华社】精准检测路面“病害” 同济大学把“神器”带上工博会

同济大学郭重庆院士荣获第七届管理科学奖特殊贡献崇敬奖

同济大学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专题交流研讨会举行

陈义汉、梁丹丹发现心肌细胞增殖的关键调节蛋白LRP6,论文在线发表于“Cell Research”

“育时代英才、树人生表率”同济大学2020年新进教师岗前培训开班

刘儿兀团队研发“通导一体”定位导航引擎,可实现复杂环境下的高精度定位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获奖成果⑨|大数据“炼金术”

马小峰团队研发出实用性区块链底层技术平台,“梧桐链”为凤凰筑巢

杜豫川团队研发轻量化、便携式、优质高效的路面智能养护决策系统,广域路网健康检测有了“撒手锏”

同济大学高绍荣课题组在《自然·通讯》发表论文,建立一种基因编辑并可以大幅降低嵌合率的新方法

物理学院程茜团队发明“多模态光声分子成像和肿瘤诊断系统”,早期肿瘤诊断无创精准

同济大学铁道与磁浮科普实践教育基地被认定为“全国铁路科普教育基地”

国家海底科学观测网监测与数据中心建筑主体结构封顶

同济大学科研团队合作发表有关旋涡布朗运动的研究成果

我校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城镇有机固废高值化利用技术及示范”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召开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获奖成果⑧|向城市黑臭水体“亮剑”

同济大学2020年度“卓越科研育人”师生共创项目立项,通过“传帮带”夯实学子科创基础

人工智能护航,附属十院徐亚伟团队研发全球首个心肌梗死人工智能预警系统

新冠病毒可能利用肺泡细胞助其传播,左为团队成果发表于呼吸领域国际顶级刊物

由同济大学姚武教授担任负责人的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城镇建筑垃圾智能精细分选与升级利用技术”项目启动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获奖成果⑦|为居民饮用水把好安全关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获奖成果⑥|精细到钢筋混凝土的抗灾性能调控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之“城市污泥安全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全链条技术能力提升与工程实证”进展顺利,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科研、人才培养成绩喜人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重点专项“膨胀土滑坡与工程边坡新型防治技术与工程示范研究”启动

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在同济大学嘉定校区磁浮试验线上成功试跑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获奖成果⑤|为水环境质量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凝练大成果,以评促建、以评促改!我校2019年教学成果奖评选结果揭晓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获奖成果④|十年磨出一把好剑

“第四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同济大学选拔赛”云端举办,推进教师教学能力与信息素养提升

同济大学院校研究数据分析系统入围泰晤士高等教育亚洲“年度技术创新奖”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获奖成果③|助力提升城市功能和空间品质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获奖成果②|护航垃圾填埋场安全高质量运行

医工理深度融合,同济团队研发仿生微型手术机器人,为超微创血栓清除提供新型医疗手段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获奖成果①|为交通环境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同济牵头完成的24项成果(人)获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13项,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1项

同济大学任捷教授课题组在人工智能交叉物理学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在Phys.Rev.Lett.上发表

医学院及附属东方医院成昱教授团队开拓磁力热协同肿瘤治疗新模式,成果发表于Advanced Science

同济大学李风亭教授团队在柔性多孔材料分子识别和催化方面的研究取得进展

同济王启刚团队仿生制备“人工多酶”,实现安全高效的肿瘤成像

教师沙龙在线交流“云”端教学经验

化危为机,空中课堂书声琅琅——记广大教师积极探索线上教学新模式

Physical Review Applied报道徐象繁课题组和周俊课题组发现铁电聚合物中的声子重整化效应

SCNT胚胎发育能力低下的原因是它?高绍荣、江赐忠团队合作奉献小鼠染色质三维结构重塑研究成果

Physical Review Applied刊登李勇课题组和毛东兴课题组在建筑声学通风隔声窗领域的重要进展

督导线上线下教学、助推“金课”高质量建设,同济大学2020年春季学期教学督导工作会议召开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管理国际期刊被Elsevier列为重点推荐期刊

杜建忠教授创新构建“四臂囊泡”,展现粒子自组装之美,成果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志》

教育与体育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召开学位审议工作视频会议

同济大学科技园自主研发“天骄系统”,守牢复工复产第一道安全闸门

延期不停研,文科办组织开展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云辅导”

同济大学一项合作研究成果入选“2019年度中国光学十大进展”(应用研究类)

“数学云端”让你更有“数”,解密数学学院的“幕后功课”

两手抓两不误,经济与管理学院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教学科研工作

新生院推出“云享微讲堂—青椒对你说”系列通识讲座,受到新生追捧

学校呼吸科医生抗疫情同时坚持高质量完成《呼吸病学》大学生在线课程

《自然》发表同济大学深部生物圈合作研究成果,揭示海洋下洋壳岩石中的深部微生物及其生存策略

同济大学召开2020年首次科技工作例会

特设“线上技术助教”岗,为全校线上教学保驾护航

同济大学吴承照教授团队规划作品获英国皇家国际杰出规划奖

多措并举,研究生院全力保障“云端”教学平稳有序高质量运行

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发布,同济大学艺术设计学科蝉联亚洲第一!3个学科进入世界50强!

我校获批新增“海洋科学”“城市设计”两个本科专业

同济大学刘韬教授课题组在国际顶级期刊Chemical Reviews上发表锂金属-空气电池研究成果——综述非水体系锂空电池的当前挑战与未来发展路线

同济大学新冠肺炎防控第一课空中开讲,校党委书记方守恩勉励学子带着责任与担当砥砺前行

同济大学羊亚平教授研究团队在超辐射量子相变研究上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同济大学自主研发疫情防控智能识别系统和疫情地理信息系统

继续教育学院积极助力学校线上教学平台使用培训

高绍荣与美国学者王建龙联合在《Cell Stem Cell》发表论文,揭示DUX-miR-344-ZMYM2介导的MERVL激活在全能性样细胞产生过程中的作用

同济大学自筹资金,紧急启动首批新型冠状病毒防治应急科研攻关项目

同济导师致学生的一封公开信

同济大学的研究表明:新冠状病毒与SARS存在交叉保护表位,有望推动中和阻断抗体研发

左为团队的初步成果揭示病毒首先攻击肺泡

由同济大学研发的国内首个院校研究数据分析系统投入使用

同济大学国家海底科学观测系统项目办公室获评“2019年度上海市重点工程实事立功竞赛优秀团队”

第二例“东方心”手术宣告成功 世界上体积最小的磁悬浮人工心脏已经连续第二次被植入动物体内

《科学》发表同济大学高亚威教授团队联合研究成果

《自然》发表同济大学结核菌感染致病重要研究成果

我校获6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

潜心研究激光薄膜器件出成果、出人才——记201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获得者王占山教授及其团队

杏林出彩存仁心——记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周彩存教授

我校由芳教授主持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获评优秀

医学院左为团队与附属肺科医院徐金富、瑞金医院瞿介明团队合作发表研究成果

同济团队荣获2019年度华夏医学科技奖一二三等奖

“同济的求学生活让我们眼界大开、收获满满”——我校继续教育学院为西部地区量身打造精品课程

元气满满的“数学外卖”人气满满

我校同腾讯新闻签约共建“产学研基地”

我校7项研究成果获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获奖数创新高

同济大学23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同济大学2019年新任研究生导师和学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培训班举办

新生院济美学堂打造“济美·大师讲坛”品牌系列活动

“这里是最好的课堂”——土木工程学院建工系施工教学管理室教师深中通道现场教研活动速写

2019“化学材料与生物医学前沿论坛”在校举行

第九届亚太地区青年学者与研究生研讨会在同济大学举行

交通运输部来信感谢同济教师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体系建设作出的贡献

督导线上线下教学,助推“金课”高质量建设,同济大学2020年春季学期教学督导工作会议召开

我校召开2019年春季学期教学督导工作会议

关于印发《同济大学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

同济举行“双一流”建设中期自评专家评议会,专家认为建设成效显著

同济大学34个学科上榜“软科世界一流学科”,土木工程连续三年世界第一

2020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发布,同济艺术设计学科蝉联亚洲第一

同济大学八大学堂向新生敞开怀抱

港珠澳大桥建设中的“同济智慧”

同济智慧助力“金凤凰”北京新机场展翅高飞

汪品先院士领衔的“南海深部计划”8年长跑圆满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