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队伍

10.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专门队伍建设。按照师生比1:350标准,核定思政课教师队伍;按照师生比1:150标准,设置专职辅导员岗位;按照少数民族师生比1:50标准,配齐少数民族辅导员;按照师生比1:3000标准,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

(1)加大引进力度、完善选配通道,打造规模充足、梯队合理的专职思政课教师队伍

拓宽校外入口,架设校内立交桥,全力做好思政课教师的招聘、引进工作,延揽高水平资深专家学者,选拔优秀博士毕业生及马克思主义学科中青年专家补充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制定赴高校A类学科公开招聘优秀博士毕业生担任思政课教师的专项工作计划(覆盖13个省市近20所高校)。在现有体系和长聘教职体系均设置思政课教师引进双通道与思政课教师类别(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殊学科评聘通道。支持在相关的学科遴选优秀教师进行培训后加入思政课教师队伍,专职从事思政课教学。探索胜任思政课教学的党政管理干部转岗为专职思政课教师,鼓励政治素质过硬的相关学科专家转任思政课教师。截至202111月,思政课专职教师已达87名,兼职教师61名,专职思政课教师师生比为1:340,专职思政课教师师生比达到教育部要求。

(2)以职业化发展与专业化培养为基本发展方向,全面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学校结合学校年轻干部培养做好队伍规划:结合学校岗位、编制总体情况,核定全体专职辅导员岗位,并根据新形势确定专职辅导员准入标准,优先选配具有博士学位并与工作学院专业相关度高的毕业生;修订了原青年人才储备计划。学校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高等学校应当按总体上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专职辅导员岗位要求配备专职辅导员岗位,专职辅导员师生比例为1:185;少数民族辅导员师生比1:50;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师生比1:2854

11.建立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专门队伍在招聘录用、日常管理、培训培养、职称评聘、考核激励等方面的工作制度,落实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党务工作队伍双重身份、双线晋升政策

(1)全面梳理分析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情况,继续落实完善相应制度

同济大学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把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作为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抓手。学校将专职辅导员队伍纳入学校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并作为学校管理干部的重要来源,全面落实专职辅导员职务职级双线晋升机制。近年来,我校推动形成高进-精育-严管-善任-优出的辅导员队伍闭环管理培养模式,不断提升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水平,致力于打造一支信念坚定、爱心坚守、能力坚实、执行坚决的辅导员队伍。学校先后制定了《同济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同济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辅导员队伍建的若干补充意见》《同济大学辅导员选拔条例》《同济大学专职辅导员考核及奖励办法》等多个专门文件,明确了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和素质要求,严格辅导员队伍的选拔、培训、管理和考核,制度保障落到实处。

制定《同济大学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方案》,实施双通道引进,将思政课责任教授、青年骨干教师、特聘教授等纳入特殊岗位进行支持,鼓励校内符合条件人员转岗,持续充实专职思政课教师队伍。设置现有体系、长聘教职体系思政课教师引进双通道与思政课教师类别(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殊学科评聘通道。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中对思政课教师额度单列,在统筹考虑学校整体师资结构的基础上给予政策支持。持续坚持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组织中,配备同比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家。以突出教育教学实绩、增强思政育人成效考察为重点,完成思政课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聘任要求及聘期考核要求的修订,形成有利于深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评价激励和正向引导。

(2)扎实落实思政课教师培训机制,切实提高教师政治理论素养和育人能力

一是完善新进辅导员培训体系。20217月已安排新任辅导员培训,并安排带教教师;10—11月开展辅导员队伍建设月,先后邀请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全国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获奖选手、上海高校思政课教学比赛特等奖获得者等思政工作专家,开展5场专题培训沙龙;首次举办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和主题班会课展示竞赛,提升辅导员综合素养。

二是提升思政课专职教师理论素养和育人能力。制定思政课教师培训计划,遵循教育培训立体化与多样化的理念,通过开展周末理论大讲堂”“四史形势与政策等专题教学培训、集体备课、新进教师入职培训、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培训、骨干教师脱产研修培训、新教材专项培训、社会实践研修培训和思政课线上教学培训活动等九大培训专项,切实提高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同时,依托中宣部、市委宣传部举办的哲学社会科学骨干教师研讨班等培训,实施思政理论课教师轮训机制,坚持传帮带传统,帮助新进教师和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实现了新版教材第一轮教师培训全覆盖。实施思政课教师支持和引导计划,完善职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突出教育教学实绩、增强思政育人成效考察,引导和激励思政课教师创新育人路径、增强育人成效、强化学术产出。


12.加强教师思政工作,健全学校党委教师工作部各项工作制度,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加强教师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建设提升,规范教书育人和学术道德等教师职业行为准则。把师德规范要求融入人才引进、课题申报、职称评聘、导师遴选等各环节,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学生对师德满意率达到85%以上。

(1)健全学校党委教师工作部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制定《同济大学师德专题教育工作方案》,编制印发《师德专题教育应知应会手册》,修订《同济大学教师手册(2021版)》,提高教师政策知晓度;组织新进教师开展岗前集中培训,加强新入职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教育;制定《同济大学教职工荣誉奖励管理办法(试行)》,完善了教职工荣誉奖励顶层设计,构建正向激励机制和良好育人环境,激发全体教职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内生动力。建立师德电子档案,应用于评奖评优、职务晋升等管理过程,实现师德师风的全周期实时评价考核。

修订《同济大学教职工处分暂行规定》《同济大学教职员工处分暂行规定实施细则》《同济大学教职工考勤及请假管理规定》,加强与师德师风考核实施办法统筹协同,健全教育考核监督与奖惩机制。完善科学合理的教师荣誉体系。制定《同济大学教职工荣誉奖励管理办法(试行)》,系统梳理校内荣誉体系,加强了评奖方案、评奖结果的审核,激励广大教师传承同济精神,弘扬优良校风学风,倡导“学术与育人”的价值追求。

(2)面对新形势,加强师德和育德能力建设,规范教书育人和学术道德等教师职业行为准则

一是加强职业纪律约束,落实师德责任制。制定《同济大学师德师风失范行为处理实施细则(试行)》,列出师德师风失范行为清单,明确师德师风失范行为处理流程,建立师德师风建设追责机制,确保每位教师知准则、守底线,发现问题严肃处理;对标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及“红七条”等要求,坚持在教师管理全过程中强化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考核。加强思想政治素质审核,把好教育战线“入口关”。联合基层聘用单位与相关职能部门,针对应聘人员进行背景考察、专人谈话等,从其学习工作情况、海外经历、网上言论、政治参与等方面,全面建立应聘人员审查备案,进行综合评估,形成最终结论,从源头上防止思想政治素质不合格人员进入教职工队伍,在进人环节严格执行思想政治审核制。学校于202111月召开警示教育大会,进一步引导广大教职员工知敬畏、守底线、尚师德。

        

2021年度同济大学教育思想大讨论


二是以全校教育思想大讨论为契机,融入师德师风建设讨论,凝聚立德树人思想共识,推动构建学校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巡视整改深刻思考新时代学校的职责使命,贯彻落实“三新一高”要求,深入开展“教育思想大家谈”活动,弘扬“同济天下、崇尚科学、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同济文化,营造良好育人氛围。组织师德师风建设专题座谈会,邀请学院党委书记、支部书记、高层次人才、新进教师和青年教师代表等,结合“教育思想大讨论”为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献计献策,教师代表们就先进教师典型选树、师德师风考核评价、师德失范惩处等提出建设性意见11条。在大讨论基础上,制订《关于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讨论稿)》,开展广泛深入讨论论证,待大讨论结束后正式出台。制定涵盖课程思政、学科专业、教材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培养专项行动计划,面向招生、培养、深造、就业等人才培养各环节,构建完善学校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努力培养新时代一流人才。


支撑材料

学生工作系统春季学期集中培训开展,300余名专兼职辅导员参训-同济大学新闻网 (tongji.edu.cn)

校学生工作系统举行2021年秋季学期集中培训-同济大学新闻网 (tongji.edu.cn)

同济大学信息公开网- 同济大学教师手册(2021年版) - 同济大学信息公开网 (tongji.edu.cn)

同济大学首届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开赛,推进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同济大学新闻网 (tongji.edu.cn)

同济大学师德建设委员会会议召开 (tongji.edu.cn)

同济大学信息公开网- 同济大学教职员工处分暂行规定 - 同济大学信息公开网 (tongji.edu.cn)

同济大学师德师风失范行为处理实施细则 (tongji.edu.cn)

同济大学2021教育思想大讨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同济大学 (tongji.edu.cn)

学校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同济大学新闻网 (tongji.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