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受歌德奖章仪式上的发言稿(1982年3月)

李国豪 

1982年3月22日 原件藏同济大学档案馆,档案号2-LGH-RW13-2)


尊敬的修德大使先生

尊敬的贵宾们

尊敬的女士们和先生们:

歌德是中国人民仰慕的伟大诗人,他的不朽著作为中德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纪念他逝世一百五十周年。在这个纪念会上,歌德学院授予我歌德奖章,大使先生为此举行隆重的仪式,我感到很荣幸,并对此表示衷心的感谢。三年来,同济大学在促进中德文化学术交流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这是在各种有利的条件下,各方面人士的努力和支持下取得的结果,功归于大家。对我个人在其中做的工作给予这么高的评价,我感到受之有愧。请允许我代表大家来接受奖章。

中德两国人民具有长期存在的友谊,同济大学也曾经为中德文化、学术交流起过桥梁的作用。近年来,两国人民都具有加强经济、文化、学术方面交流、合作的共同愿望。所以,1978年方毅副总理提出要同济大学为中德文化交流继续起桥梁的作用,要把同济大学作为吸收西德科学技术先进经验的中心之一。1979年春天,我应邀到德国访问的时候,试图为同济大学和西德高等教育方面建立新的联系,得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有关文化教育领导机关、洪堡基金会、德国学术交流中心和许多大学以及各方面人士的响应,并且在访问结束时和波鸿鲁尔大学、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商定了建立校际合作。与此同时,我国教育部得到德国方面的合作,在同济大学举办留德预备班。同年十一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研究与技术部豪夫部长访问同济大学,并且代表大众汽车基金会捐赠一笔资金帮助同济大学建设波尔固体物理研究室。从此,同济大学与西德的联系和文化学术交流顺利地开展了。

自从1979年以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经济等方面的领导机关和基金会的许多领导人士,许多大学的校长,有名的专家、学者访问了同济大学。从德国派到同济大学来讲学、授课的专家、教授约100人同济大学派了60多位教师和约200多名留学预备班的毕业生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进修和学习

这期间,同济大学为培养科技德语的大学生和研究生设立了德语专业,我们为理工专业的一部分大学生安排了一年的德语学习,现在全校已经学过和正在学习德语的学生有2000人。数以百计的专业课教师积极学习德语。为了承担这些德语教学任务,我们初步建立起一支有40多人的德语教师队伍。对于同济大学开展德语的教学,德国科学促进会、洪堡基金会等以及前来讲学的德国专家、教授赠送的德文图书、资料,起了良好的帮助作用。

在科学研究方面,同济大学与德国的专家也开始了合作。去年九月,在同济大学举行了第一次中德合作召开的固体物理学术讨论会。其次,同济大学和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的教授正在进行一项关于中国道路工程技术的合作科研。

几年来,同济大学之所以能够在中德文化学术交流工作中取得一些成果,一方面是由于我国教育部的领导与支持和同济大学的教师,包括德国教师、学生和各方面工作人员的积极努力,另一方面是由于德国各界在派遣专家、学者,给予在德国的奖学金和捐赠图书、设备等方面提供了帮助。1980年冬,我再次访问达姆施塔特的时候,黑森州成立“同济大学之友协会”。这也表现出德国各界人士对于促进中德文化学术交流的意愿。我在这里代表同济大学向过去给予我们支持和帮助的各方面表示衷心的感谢。

歌德是沟通各国人民的诗人。今天我们纪念他,让我们发扬他的这种精神。我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德文化学术交流必将日益发展,祝中德两国人民的友谊日益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