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代会上作的《同济大学工作报告》(1980年10月)

李国豪

1980年10月 原件藏同济大学档案馆,档案号2-1980-XZ-85


各位代表:

根据华国锋同志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各企业、事业单位要普遍成立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代表会议”的精神,我校在党委领导下,今天正式召开师生员工代表会议。这次代表会议,对于发扬民主,实行群众监督,加速学校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促进我校的两个转变,将起重要的作用。现在,我代表学校向代表会议汇报1978年以来我校的工作和今后的打算,请代表们讨论、审议。

一、三年的工作

粉碎“四人帮”以后,我校从1977年底开始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入校学习,逐步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十年浩劫使我们的教育体制、系、教研室、实验室、行政组织、规章制度等遭到极大的破坏,大批干部、教职工遭受迫害摧残,极左思潮猖獗、无政府主义泛滥,广大教师业务上十年荒疏。三年来,我们在中央领导下,拨乱反正,努力从各方面清除“四人帮”极“左”路线的流毒,粉碎了反革命“全国教育工作座谈会纪要”中“两个估计”的精神枷锁,纠正了547件冤假、错案,进行了艰巨的整顿、恢复工作。同时,又根据方毅副总理和教育部的指示,积极努力把我校办成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研中心,并向理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和向以德语为主要外国语的转变。现在我就八个方面分别汇报如下。

(一) 建设新的理工和德语专业

1979年1月26日教育部“关于同济大学与西德建立联系并恢复使用德语教学”给国务院的请示报告第二条意见指出:“同济大学拟参照西德大学的系科设置,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有步骤地增设新专业,特别是理、工科中的新技术和德语专业……逐步将同济大学办成具有特色的多科性的理工科大学。”根据部指示的精神,1979年来,我们恢复和增设了理工科及德语十二个专业,其中1979年9月设立的有应用数学、应用物理、电子仪器及测量技术、热能动力机械、海洋石油建筑工程、管理工程、园林绿化、德语等8个新专业,1980年2月又设立的有应用化学、计算机工程、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自动化、环境保护工程等4个新专业。这些新专业两年来,共招大学生813人,并有8个新专业招收研究生107人。从校内抽调和从校外调进的新专业教师有187人,并组成了新专业的专业教研室。制订了12个新专业的建设规划和教学计划,自编专业课教材44门,新专业所需的实验设备,也在逐步充实,有的为我校近两年来重点投资项目。例如电子仪器及测量技术专业实验设备已购置70万元。今年为计算机工程专业订DJS—130电子计算机一台,价值57万元。

近两年恢复、增设新专业,从国家和同济今后的发展需要来看是必要的,广大教师本着尽快把同济建设好,积极性也很高,做了大量工作,但是个别专业上得快了一些,主要是由于我们对十年浩劫给广大教职工在思想上、业务上和团结上以及给校际间社会主义合作精神所造成的破坏估计不足。许多在五十年代初期可以轻易解决的问题,现在变成了极大的困难。数理化专业的设立从长远说是有利的,可以提高其他专业教学质量和促进其他学科的科学研究的发展,但是目前不免影响部分基础课的教学质量。今后最好先培养好教师队伍,开展科研招收研究生以后,再逐步设置新专业。

(二) 恢复德语为主要第一外语

根据方毅副总理及教育部的指示,要恢复使用德语教学,作为我国吸收西德先进科学、技术、文化并培养这种人才的一所大学,为“四化”建设服务,所以开设德语专业、以德语为主要第一外语是我校两个转变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两年的发展是很快的。1979年初成立外语系及德语教研室,德语教师由原来4人增加到现在30多人。德语专业招收两届研究生33人,大学生38人,以德语为第一外误的有77、78年级200人,79年级570人,80年级626人,共约1400人。为教师、职工前后举办德语进修、学习班9个,参加过学习的教职工600多人次。现初步掌握德语的教师近300人,部分教师能阅读德文书刊资料,少数人能初步用德语会话。为配合外语教学,我校外语系成立了电化教研室,购置了价值七万元的语音教学设备。1980—1981学年,已学过德语的学生,部分课程将使用德文原版教材,用德语上课。

受教育部委托,我校举办两期留德大学生预备班,第一期100名学生,已于今年5月24日正式结业,分配至西德有关大学学习。第二期111名学生现正在校学习。除了聘请西德专家为他们上课外,我校外语系及德语教研室的教工积极配合,做了大量教学与行政工作,各系、各教研室也积极支持,为培养留德大学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在恢复德语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碰到一些困难,主要是德语师资力量不足,个别上课教师缺乏教学经验。这就需要巩固提高。故拟明年德语专业暂停招收大学生及研究生一年,以德语为主要第一外语的新生也暂不扩大。对已学德语的学生未能安排好后续的德语业务课和教材,今后亟须改进。

我国大学中分别有使用英、德、法、日等外语的,以便吸收世界各国先进经验并培养这方面的人才,这是全国一盘棋的正确方针,不存在五十年代全国俄语一刀切的片面性。虽然如此,我们还是注意在我校的教学、科研和师资培养中,根据不同的学科和教师专长,培养英、日、俄语种(人才)并吸收美、英、日等国先进科学技术。

(三) 建立与西德及其他国家的联系

我校与西德建立联系的工作,由于有方毅副总理和教育部的指示和支持,一年多来进展很大。1979年3月,李国豪校长等3人去西德访问,与波鸿鲁尔大学草签了校际合作协定,初步建立与西德高等学校友好的联系。1980年6月波鸿鲁尔大学校长伊普森教授等3人来我校访问,正式签订了两校校际合作协议,商定了1980年双方合作交流的实施计划。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校长也将来我校访问,签订校际合作协议。最近,根据教育部的批示,我校已组成一个七人代表团于11月间前往西德参观、考察,促进合作交流的发展。

根据1979年10月签订的1980年中德文化协定中关于德方向同济大学派遣专家的计划,先后来我校长期工作的西德专家22人,短期讲学的西德专家23人。今年年初西德文化交流中心又拟定了1980—1981年派遣34名专家来我校长期工作的计划。从1979年到现在,我们已接待了西德外宾69批、484人次。频繁的交往增加了相互了解,建立了友好的联系。西德专家及外宾对我校历史上与德国的文化联系。目前师生学习德语的情况及今后相互间加强合作与交流的前景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来我校讲学的西德专家,对我热情友好,讲课内容十分丰富。他们的讲课,既讲述和介绍西德及世界先进国家有关学科的新内容,使我们开阔视野,又实地介绍西德大学科学的教学方法包括实验教学及习题课等,对我校有关专业的教学改革启发很大。如波鸿鲁尔大学哈斯教授,按照他在西德的讲课方法讲授“无机化学”,内容先进,反映学科发展的新技术,我校及外校听课的教师收获很大,对比我们目前化学课的讲课内容和方法,找到不少差距。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诺伊盖鲍义教授,将几门课程的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讲授“工程机械”,内容新颖,效果很好,受到听课者的一致好评,对我校今后如何改革专业课教学有普遍意义。讲学的西德专家还关心我校有关专业的建设,热情向我赠送珍贵的资料、教材、化学药品、实验仪器等。

1979年11月,西德研究与技术部部长豪夫、大众汽车厂基金会秘书长鲍尔斯特及西德驻我国大使魏克德来我校访问时,资助我校100万马克,筹建波尔固体物理研究室,并由斯图加特大学及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派专家来我校,具体协助建设工作,促进我校应用物理专业的发展。

在加强与西德联系的同时,我校与其他国家的联系与合作也有所发展。两年来美、日、英等国外宾217批、7百多人来我校参观、访问,聘请了美、日等国专家19人,如国际有名的日本抗地震专家武藤清教授及梅村魁博士,美国污水处理专家麦金尼教授等等,来我校短期讲学。与这些国家的大学、研究单位及学者个人之间建立了联系,了解了一些学科的动态。

对于上述工作,各系、所、室尤其是新成立的外事办公室都尽了极大的力量。但因我国长期闭关锁国,对国外专家学者情况了解不多,同时缺乏外事工作经验,聘请外国专家有些不甚符合要求,我们的准备工作和翻译力量有些跟不上。

(四) 恢复和改进教学工作

“四人帮”的破坏使我校教学工作陷于瘫痪状况,1977年后百废待兴。首先,我们健全了各级教学组织,确立了我校应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学研究中心的思想,进行了恢复与调整的工作。

1977年起开始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至今,已招生5235人,设置29个专业。招生质量逐年有较大的提高80年级新生入学统考平均分数达420分。制订了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和基础课、基础技术课的教学大纲,组织教师编写了新的教材。现各专业使用的新编教材550多门,其中我校教400多人参加全国统编教材的编、审的有126门,我校自编教材250门。

加强了实验室的建设。三年来共购置仪器设备937万元,占全校现有固定资产的一半以上。1979年教学设备费241万元,用于基础课及基础技术课实验室132万元。这些设备的补充,有力地支持了实验教学的开展,现全校已开出实验课453个,其中新开实验98个,基本上已经恢复,并有部分超过文化大革命前开出的实验课。在仪器设备的购置中有不少盲目性,今后应根据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具体需要和全校一盘棋原则来购置,特别是贵重仪器设备。

改进了教学方法。在基础理论的教学方面,逐步加宽、加深、更新课程的内容,强调并积极安排有教学经验的正、副教授、专职科研人员讲课,特别是上基础课。从无到有地创办了电化教育设备,在外语教学及形象化教学改革的工作中发挥出愈来愈大的作用。

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优秀学生的培养作了有益的尝试。开设各种类型的选修课,为试行学分制创造条件。这学期共开出选修课20门,除今年入学新生外,有百分之五十以上学生选修了有关课程。

加强了学生的管理工作及学习方法的指导,建立了班主任制度,经常对低年级学生介绍大学的学习方法,提出学习要求。

近几年来,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马列主义课广大教师解放思想,拨乱反正,改进教学,作了很多努力,虽然目前存在不少困难,仍然坚持四项原则,教学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努力改革体育课教学,引进西德、日本等国先进体育教学训练方法,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增进了师生的健康水平,至1980年6月,通过《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学生已达63.29%。1979年我校被评为全国体育、卫生工作先进集体。

这几年来,我校的教学工作基本上得到恢复,某些方面有一些改进与提高,少数课程和一些学生的教学质量已达到甚至超过60年代的最高水平。例如自动化77年级20余名学生,组织具有学术研究性质的“自动化学习会”,在4名教师指导下,勤奋自学,写出3篇读书报告,其中2篇已在市电机工程学会电气理论组报告会上宣读。机械制造二年20余名学生,只学过一年德语,最近与上海外语学院读过两年德语的学生进行统考,平均成绩笔试仅相差0.2分,口试相差0.4分。

在教学工作中,目前尚存在领导不够有力,教材内容陈旧、烦琐,启发式、少而精的教学方法不够,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对实验、实习教学环节不够重视,以及考试考查不严格等问题。

我校的函授教育,于1978年恢复,在全国是最早的。这几年有了较大的发展。文化大革命前开设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给水排水、供热通风、道路工程四个函授专业,已全部恢复招生。现共有华东六省一市函授大学生1050人。为加强函授教育的组织领导,提高教学质量,学校设立了函授处,六省分别建立了函授站。现有专职函授教师21人,兼职2人。

我校现有研究生267人,其中78年级69人,77年级167人,80年级31人。分布在31个学科。以德语为第一外语的53人,为这三届研究生开出课程283门,其中有教材233门。

1979年从我校两个转变需要补充、培养新专业的师资出发,招收研究生的数量大了一点,讲课教师、教材、科研指导力量、实验设备和电子计算机等跟不上。这主要由于思想上要求太急,考虑实际情况不够。在研究生的教学工作中,目前存在学习课程过多,独立工作、开展科学研究不够等问题,有待改进。今后,招收研究生要兼顾需要与可能,力求符合我校指导教师的实际情况和具体条件,保证培养出高质量的学位研究生。

(五) 设立科研机构,开展科学研究

1978年,我校恢复科学研究,根据中央和上海市等的任务,制定了1978—1985年科学研究规划,在16个学科方面拟定了89个中心课题并先后恢复与设立了结构理论研究所,道路与交通工程研究所、海洋地质研究所和16个研究室,现有专职科研人员279人,承担160项科学研究课题,其中重点项目22个。1979年底,我校建立了7个高中初结合的精干科研班子,在发挥专家作用、培养中、青年教师,落实科研方向与课题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

到目前为止,我校1977年以来已完成的科研成果有118项:其中理论研究成果27项,应用研究成果91项,已在工农业生产上应用推广的成果有86项,占全部成果的73%。已完成的科研成果中前后获上海市重大科研成果奖、全国科学大会奖、上海市高教局卅周年国庆献礼奖、上海市人民政府科技成果奖、国防科委尖端科学技术成果奖共63项次。

三年来,我校科研队伍和研究成果方面的进展,不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远远超过文化大革命以前,个别研究成果有较大的经济价值,某些方面达到国内和国际水平。但是许多教师尚未认识到进行科学研究是教师职责的一部分,还没有积极主动开展科学研究。这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和组织领导,改革制度,予以解决。关于研究机构的设置,由于缺乏经验,尚需研究、调整。

(六) 教师队伍与职工队伍的建设

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集中表现在对教师队伍的极大摧残上。文化大革命前,我校有教师880人,现有1528人。从数量上看,教师队伍是扩大了,但实际上一部分老年教师年迈体衰,中年教师业务上十年荒疏,青年教师还需要培养,接不上班,而且基础课与专业课教师比例失调、教师与教辅人员比例失调。因此1978年以来,我们加强了师资培养工作,从外语、电算、数、理、化基础、专业水平四方面入手,三年来开办了德语、英语、日语、俄语进修班22个,1400名教师参加学习。开设了算法语言及工程数学班。有520名教师参加学习。

三年来共派教师492人去国内兄弟学校进修,其中参加短期培训班及旁听,包括听国外专家讲学的477人,长期在全国重点学校进修的15人。共派教师42人去国外进修、考察,其中去西德进修、考察的10人,去美国等进修的32人。准备今冬及明年出国进修的41人,其中22人将去西德。去西德进修的教师中有19人将去与我校建立校际合作关系的波鸿鲁尔大学及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此外,参加各种国际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的15人。

三年来,结合师资的培养、考核。我们进行了几次教师职务提升和确定的工作。计有284人定为助教,775人提升、确定为讲师一级的职务,155人提升为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

我校现有职工1659人,其中教学辅助人员324人,校办工厂工人254人。几年来,为了提高职工队伍的文化水平,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加强了培养与考核工作。图书馆除自行组织业务及文化学习外,还选派了7人去复旦函授图书专业学习。科研处组织干部科技讲座,提高各级党政干部的科学水平。职工业余学校先后为全校教职工开办初中、高中班、电工普及和半工半读电子技术班等41个班次,参加学习的共有2100多人次。职工中现有28人参加函授大学和业余大学学习。

在教师队伍与职工队伍的建设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不够,进修与考核、升等、升级,以及工资调整等的关联不密切,需要今后根据上级有关人事工作制度的改革而研究解决。

(七) 恢复健全管理体制

1977年后,对我校的教学和行政体制进行了恢复、调整工作。现全校教学设14个系,54个教研室、24个实验室,成立了学术委员会、体育运动委员会等4个大的委员会,并逐步配备了各级领导人员,定了一些规章制度,彻底改变了文化大革命时革命委员会的建制,保证了各项工作的正常发展。

我校后勤部门食堂等单位于1978年实行半企业化管理制度,加强定额管理,实行奖励办法,提高了工效。但还有些问题尚待改进。

我校目前的管理体制还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如机构设置不尽合适,规章制度不健全,工作效率不高等,必须进行改革。

(八) 改进后勤工作

三年来学校后勤部门广大干部、职工在为教学、科研、生活服务方面,在改革管理制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有:

在基本建设方面,三年来在学校设计院的积极支持下完成了3.6万余平方米的基建任务,其中家属宿舍用房近2.1万平方米。这些房屋的建成,改善了工厂、实验室及生活用房的条件。三年来,共分配新建家属宿舍400多户,相当于文化大革命前17年的76%,有力地解决了部分教师住房紧张的矛盾。

在改革管理方法、提高服务质量方面1978年以来,食堂、印刷厂、修建科等相继实行半企业化管理,制定了劳动定额、考核、奖励等制度。本学期学生食堂在不增加炊事员的情况下,担负着供应5千多名学生膳食工作,职工食堂为方便群众夜间用膳,设夜点心供应。卫生科开设夜门诊,修建科新修道路1.4万平方米。幼儿园扩大受托儿童,这一些措施都大大方便了师生职工,受到大家的欢迎。

在增产节约方面,我校机械厂、印刷厂加强了企业管理,在保证教学、科研任务的前提下,超额完成了产品产值和利润计划。机械厂1979年总产值达115万余元,净利润50万元。为教学、科研、生活加工工时8万多小时,占全厂总工时的36%。这点看来太少。印刷厂1979年出版总产值41万元,印刷出版教材15万册、科技资料近10万册、学报2.3万册。

后勤处汽车队在保证学校各项用车的前提下,积极挖掘潜力,自行大修和保养汽车,节约修理费2.5万元。节约汽油3700公升,并为外单位修理汽车12辆,收入7千多元,被评为1979年杨浦区先进车队。绿化组除搞好校园绿化外,还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培育树苗。两年来,仅出售树苗就收入4万余元,被评为校先进集体。

由于“四人帮”十多年的严重破坏,后勤工作欠债很多,问题不少,如学校的财务管理、环境卫生、供水、房屋分配和修缮、部分职工的服务态度等,这些需要采取有力措施,予以改进和提高。

三年来我校在十年浩劫的严重破坏基础上,进行了整顿、恢复与发展,努力实现两个转变。全校师生职工积极响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五中全会的号召,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将同济大学建设成为以理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和恢复德语教学打下了初步基础。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来之不易的。在今后前进的道路上还有许多困难,但是,只要我们继续发扬这三年来艰苦奋斗的精神,团结一致,同心协力,发扬民主,积极改革,就一定可以在八十年代取得更大的成绩。

二、今后的任务

我校今后的任务是,在过去整顿、恢复、发展的基础上继续前进,把学校建设成为以理工为主的社会主义新型大学,作为我国吸收西德先进科学、技术、文化的中心之一。为此,制定了学校的十年发展规划,提请这次师生员工代表会议审议,这里简要地综合说一说规划中的五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其中两个即改革学校体制和建立优秀的教师队伍及精干职工队伍是学校当前的主要矛盾。

(一)把学校建成为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学研究中心

为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并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科学技术问题,要整顿、提高老专业和老研究所、室,巩固、充实新设专业和研究所、室,提高、充实的关键在于开展科学研究,培养优秀师资。同时进行教材和实验室建设。教师必须既从事教学又从事科学研究,既培养出优秀人才,又为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做出贡献。要积极发挥研究生在科学研究工作中的作用。为了促进我校理工学科与边缘学科的发展和更好地吸收西德的科技、文化,并有利于与西德建立联系,还要积极准备开设信息、工业美术、流体力学等理工专业或专门化,并且逐步筹建研究、介绍中国和德国的文学、历史、哲学、经济、生物医学等的研究组织,招收研究生,并在国家需要时招收大学生。文、史、哲、经济教研组织的建立看来是提高我校现在这些学科的教学质量的关键。

要随着国家体制改革吸收西德等国外先进经验调整专业和科研组织的设置。

大力发展在职和不在职的函授大学生并推行函授研究生制度。

改进和提高大学生、研究生的政治理论课教学及政治思想工作,要帮助学生树立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祖而努力学习的崇高目标和优良学风。

(二)发展与西德的联系,普及提高德语教学。

要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发展与西德的联系。当前首先巩固与波鸿鲁尔大学和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的合作,其次与西德其他大学和研究单位建立适当联系。三至五年内以吸收西德大学在教学方面的经验为主,逐步转到以吸收科学研究方面的经验为主。

有计划有步骤地进一步充实和提高德语教师、积极组织各学科的教师学习德语,今后分配来校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和研究生,先集中学习好外语,主要是德语。稳步扩大学习德语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充实德文图书资料,加强德文教材和参考书供应工作,争取在五至七年内学校达到基本上“恢复使用德语教学”的目标。

与此同时,根据学科情况与其他各国建立适当的联系,并注意做好英、日、俄、法语的教学。

(三)改革学校体制

要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等的改革,对学校的教学、科学研究和管理体制进行重大改革,争取在三至五年内,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吸收西德等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具体情况,逐步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大学的体制。这既是一项任务,又是我校乃至全国亟待解决的主要矛盾之一。要彻底改变把群众当阿斗、万马齐喑、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优劣不分、赏罚不明、办事难、效率低的局面。

改革的基本方针是,在党的领导下,发扬民主,发挥师生员工的主人翁积极性,同心同德办好学校。

为此,首先要建立师生职工代表大会,实行民主管理学校的制度。在此基础上在行政方面要有步骤地实行从校长到基层领导人员有任期的选举制,并逐步实现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其次,要按发展优势,保护竞争、促进联合的原则,根本改革现在的教学和科学研究的组织和人事制度。逐步推广按学术领导人自由组成的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学科组。促进学科组之间和实验室之间的合作,联合进行教学和综合性的科学研究。按大学科设立系,促进系与系之间合作办专业,设立跨系的行政机构,以减轻系的行政事务工作,从而更好地发挥组织领导教学与科学研究的作用。

教职员工,特别是教师队伍,既要相对稳定,又要流通进出、新陈代谢,当前主要是精简、整顿,提高质量,同时破除校内各单位的人事壁垒。要逐步建立与此相适应的人事制度。如《教师教学工作量简明计算办法》《同济大学教职工考勤条例》《同济大学教职工退休、退职暂行办法》以及教职工选拔和职称等级的升降办法等等。同时要逐步使工资制度体现按劳取酬的社会主义原则。

精简校部机构,充实基层机构,健全规章制度,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

(四)建立优秀教师队伍和精干职工队伍

教师队伍是决定学校面貌的重要因素。目前学校的教师是数量有余,质量不足,专业课与基础课师资比例失调,新、老专业师资比例失调。其次是教师与图书资料和实验人员比例失调。职工队伍臃肿,文化科学水平不高。建立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和精干的职工队伍,是学校又一项艰巨任务,也是一个最主要的矛盾。

必须整顿提高老专业师资、充实新专业师资,尤其是基础课师资。选拔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和研究生补充、更新师资,并创造条件在校内、国内和出国(主要是西德)进修,参加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鼓励考取学位。在八十年代组成一支高中初结合既能教学又能科研的又红又专的师资队伍,培养成长一批优秀的学科领导人,赶上国际先进水平。

充实和培养教学和科研队伍中的图书资料、实验、电算、制图等技术人员。

提高职工的文化和科学水平,结合工作需要培养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提高教职工的政治思想觉悟,培养一支政治理论教学和政治思想工作师资队伍。

(五)加强物质建设和后勤工作

根据教学和科学研究发展的需要和勤俭办学的精神建设实验室,扩建国书馆以及其他教学房屋,扩建体育运动场地,充实图书设备,做好室内外清洁卫生,绿化校园,改善师生职工的工作、学习、文艺体育和生活条件。

同时要对现有教学、科学、实验、行政等房屋调整、挖潜,以提高使用率和便利师生职工的学习和工作,特别是便利学生的学习。

更好发挥校办机械厂和印刷厂为教学、科学研究服务的作用。必须进一步明确这个思想,同时加强组织领导。

改进和改革全勤工作的组织、体制。进一步提高为教学、科学研究和师生职工生活服务的质量。

各位代表,八十年代我国教育事业将有一个大的发展,我校肩负着一个改革、提高、发展的艰巨而光荣的任务。我们要解放思想、树立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充分发挥师生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为建设适应我国现代化需要的社会主义新同济大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