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觉:从革命家庭走出的红色兵工

悟觉志坚投革命

根据地里造枪弹

这是朱觉革命生涯的真实写照

他是追求真理的爱国少年

感悟长辈,深受熏陶

叫卖革命刊物,张贴宣传标语

青春年少参加反帝爱国宣传

红色家庭,是他的革命基因

他是有勇有谋的基层骨干

联络同学,关心时政

行动沉着冷静,处事胆大心细

肩负同济地下党支部书记重任

中共党员,是他的第一身份

他是前线战士的坚强后盾

团结干群,克服困难

制造枪支弹药,修理枪械装备

为根据地武装斗争提供后援保障

敌后兵工,是他的战斗岗位

本期“同济英烈”

让我们缅怀革命先烈朱觉

感悟这位志士青年的成长历程和爱国情怀

英魂济忆:


朱觉(1911~1932),湖南长沙人,出生于革命知识分子家庭。1926年加入共青团,1927年转为中共党员。1928年7月考入同济大学附设机师学校。1929~1930年任中共同济大学地下党支部书记。1930年下半年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后由党组织营救出狱。1931年春奉党组织调派,赴鄂豫皖根据地任鄂豫皖军事委员会兵工厂支部书记。1932年,朱觉在“肃反”运动中被错杀,时年21岁。


01

深受革命家庭影响

朱觉,又名朱坚、朱淑平,湖南长沙人,1911年6月1日出生于革命知识分子家庭。朱觉的祖父周达武系清朝甘肃提督,拥有一万多亩田地,曾以巨款买下长沙城北一处占地80余亩的苏州园林式宅第作为自己的公馆;率兵入川期间,将姚姓贫农女儿抢走并纳为第三妾。朱觉的父亲朱剑凡(1883~1932)原名周家纯,系姚氏所生;因母子长期受到周达武嫡妻等人的歧视和欺凌,朱剑凡从小就憎恨封建家族制度,同情深受压迫的妇女。20世纪初,朱剑凡在留学日本期间结识了黄兴、陈天华等人,受民主革命思想影响,他参加了留日学生反帝爱国运动,支持反清武装起义。1905年5月,朱剑凡捐出私宅、倾其家财创办了周南女中,并与封建官僚家庭、封建道德传统彻底决裂。朱觉的母亲魏湘若(1878~1953)是清廷两江总督魏光焘之女;受朱剑凡的思想影响,她积极参加女校学习,并拿出自己的全部陪嫁支持朱剑凡办学。

朱觉在8名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六。因幼时均在朱剑凡创办的周南女中和附属小学读书,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薰陶和学校教育,其兄弟姐妹中有6人先后参加革命工作,并加入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

图:当年的周南女子中学校门,朱觉曾就读于该校附小

1918年,在新民学会影响下,为探求真理、改造社会,朱剑凡、徐特立等成立了后来被毛泽东称之为“空谷的足音”和“曙光”的健学会。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后,在朱剑凡、徐特立等的带领下,长沙各校1200多名教职员工举行集体罢教声援活动。朱剑凡对学生们说:“你们冲出去,我们坚决支持!”在朱剑凡和其他革命教师的倡导下,周南女中的学生阅读进步书刊,讨论社会问题,组织“救国十人团”“国货维持会”,并走上街头讲演,宣传抵制日货,要求惩办国贼。当时尚在该校附小读书的朱觉受爱国思想影响也加入了中学生的示威游行行列,举着小旗并一路呼喊着“打倒列强,打倒军阀”的口号。

周南女中是一所具有爱国革命传统的学校,曾培养出向警予、蔡畅、丁玲等一批杰出人物。1919年10月,周南女中学生创办了湖南妇女界最早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革命周刊《女界钟》。其间,毛泽东曾多次到周南女中宣传革命思想。1920年夏,受朱剑凡邀请,毛泽东还在女中校园里住了一段时间,与朱剑凡一起讨论各种社会问题,商讨如何办好《女界钟》。当时恰逢有一位叫赵五贞的长沙姑娘因反对包办婚姻于出嫁当天在花轿内自杀,《女界钟》为此出了特刊,毛泽东还特此撰写了《赵五贞之死》一文,对吃人的封建礼教给予了猛烈抨击。

时年9岁的朱觉虽然对父辈所从事的革命事业还懵懵懂懂,但已能清晰地明辨善恶,于是便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与小学同学们一起走街串巷叫卖报刊,对宣传革命思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小学毕业后,朱觉先后到长沙明德中学和雅礼中学读书。就读期间,朱觉爱好球类等体育活动,经常与同学们一起锻炼身体。

1923年,本着追随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的理想,朱剑凡南下广州,并成为中国国民党左派的一员。1926年北伐军攻入湖南后,朱剑凡从广州回到长沙,参与筹组国民党长沙市党部,后任市党部常委、市政府筹备处处长兼公安局长,协助省总工会委员长郭亮组织工人纠察队和农军抵御土豪劣绅的反扑,打击国民党右派组织“左社”。长沙市政府成立后,朱剑凡出任第一任市长。

父亲全力以赴地投身国民革命,对朱觉和其他家庭成员产生了深刻影响。1926年,15岁的朱觉加入共青团组织,1927年转为共产党员。为支持国民革命军北伐,朱觉经常与妹妹朱慧(后改名为朱仲丽,王稼祥夫人)及同学们一起在家抄写“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等标语,然后到大街小巷中张贴,向广大市民宣传和普及革命思想。在抵制日货的斗争中,朱觉和同学们一边在街上宣传,一边进入商店检查,并与有抵触情绪的店主展开说理斗争,直至店主将日货下架停售。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长沙举行声讨蒋介石反革命罪行大会。担任大会主席的朱剑凡谴责蒋介石的倒行逆施,号召国民党员和广大群众联合起来抗击反动势力。5月30日“马日事变”发生后,湖南反动当局将朱剑凡列为“危险分子”并下令通缉;同时,周南女中被关闭,朱家也被军警洗劫一空。在此情形下,朱剑凡被迫转移至武汉,并受到毛泽东和李富春、蔡畅夫妇的热情接待。


02

成为党的基层骨干

1928年,朱觉随全家迁居上海。朱剑凡原打算转赴苏区,但因胃病缠身而未能成行,于是便继续留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并将自己的寓所作为党的秘密通讯联络点。为了更好地掩护党的地下工作,朱剑凡先后迁居至法租界的辣斐德路(今复兴中路)和日租界的提篮桥华德路(今长阳路),还在寓所内开设小酒店作为掩护。因联络需要,李富春、何叔衡、徐特立、李维汉、肖劲光、谢觉哉等共产党人经常光顾朱剑凡开的小酒店。

图:1934年《国立同济大学概览》中的“中途离校同学录”

1928年7月,朱觉考入已迁至吴淞的同济大学附设机师学校。入校后,朱觉不仅学习刻苦勤奋,还关心时事政治,团结周围同学。在中共吴淞区委的领导下,1929年10月,由同济工科和机师学校党员组成的同济大学第一个中共地下党支部正式成立,朱觉受命任支部书记,刘聪任组织委员,周继佶任宣传委员。受党组织委派,中共吴淞区委宣传部长左洪涛负责联络中共同济支部,指导支部工作。

图:当年负责联络中共同济大学地下支部的中共吴淞区委宣传部长左洪涛

在蒋介石的反动统治下,学校所在的吴淞地区也处在白色恐怖的笼罩之中,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异常尖锐复杂。为了落实吴淞区委布置的散发宣传品的任务,朱觉将自己的宿舍变成了秘密印制点,平时则将油印机藏在天花板内。除上级提供的文稿外,朱觉有时还自己动笔写宣传稿,并与支部其他同志一起刻写蜡纸、印制文稿,然后再组织力量外出散发传单和张贴标语。朱觉虽然看上去身材魁梧,但处事胆大心细、有勇有谋。每次外出执行任务时,他总是冷静沉着地关注敌情、把握时机,确保同学们安全往返。

1930年3月19日,中共中国公学支部以学生会名义邀请鲁迅到位于天通庵路的社会科学院(归属于中国公学)讲演。得知消息后,朱觉兴致勃勃地前往听讲,并深受启发与鼓舞。平时,朱觉注重广泛联系群众,不仅与校内许多教员、学生保持联系,还与学校附近的一些工人、农民、小商贩经常交往,一方面倾听他们的呼声,了解他们的疾苦,同时还积极宣传革命思想。

1930年4月初,为了声援南京工人罢工斗争,中共江苏省委组织工人、学生在位于法租界的大世界游乐场附近举行示威游行。游行的指挥者左洪涛不幸被捕,后被法租界当局引渡给国民党上海警察局,随后又被转移关押至龙华警备司令部所属的漕河泾监狱。二三个月后,朱觉在前往参加秘密集会的途中遭逮捕后也被关押在了漕河泾监狱。一次“放风”时,他与左洪涛相遇,为避免暴露相互身份,两人只能以无声的微笑代替问候和鼓励。在狱中,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朱觉意志坚强,不屈不挠。不久后,朱觉被上海地下党组织营救出狱。


03

转战鄂豫皖根据地

1931年春,蔡畅来到朱觉家里,向朱剑凡、朱觉传达党组织决定:为了朱觉的安全和革命工作的需要,调派他到鄂豫皖根据地工作。在父母的协助下,朱觉很快离开上海奔赴新的战斗岗位。

鄂豫皖根据地位于湖北、河南、安徽三省交界地区,由红军和工农群众在游击战争中逐步建立和发展而来。1930年6月,鄂豫皖苏区召开第一次工农兵大会,宣布成立鄂豫皖特区苏维埃政府,以大别山为中心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就此形成。为了坚持武装斗争,根据地迫切需要大量枪械弹药等军事装备。1929年10月,红军将几位会制造枪支的工人和烘炉集中于石板沟,建立了简易兵工厂。1930年1月,兵工厂迁至位于河南省光山县柴山的保佛尔寺(今属河南省新县陈店乡高湾村),被正式命名为“鄂豫边军事委员会兵工厂”;同年4月,又改名为“鄂豫皖军事委员会兵工厂”。1931年3月,兵工厂迁至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县)熊家嘴,黄谷畈造枪局(位于河南省新县境内)和席家岗(位于湖北省红安县境内)红军修械所也随之迁往且被并入,兵工厂的规模陡增至二百人左右。

图:位于河南省新县陈店乡高湾村的鄂豫皖军事委员会兵工厂旧址

来到根据地后,朱觉改名朱淑平。1931年5月,朱觉被任命为兵工厂党支部书记。上任后,朱觉和兵工厂厂长一起带领全体党员和职工克服种种困难,在解决原料、工具短缺等问题的同时,生产出了一批批手枪、长枪和子弹,并修理了不计其数的枪支。但由于兵工厂仅有普通烘炉、风箱等简陋设备和工具,生产规模无法满足前线需要。为此,朱觉深入群众,经多方打听了解到河南光山的反动民团有一个能制造长枪和子弹的造枪局。经过慎密侦察和部署,1931年9月,红军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攻下了造枪局,缴获了一些造枪工具和器材,并教育和吸纳了24名造枪工人。此后,兵工厂规模很快有所扩大,还在湖北省黄安县城关、麻城县、陂孝北县(今大悟县)及河南省光山县徐家畈设立了4个分厂,生产枪支弹药的数量有了较大增加。兵工厂和分厂为保卫和发展鄂豫皖根据地作出了重大贡献。

1931年4月,受党中央委派,张国焘等来到鄂豫皖根据地工作。5月,根据地成立了以张国焘为书记兼主席的鄂豫皖中央分局和军事委员会,并开始实行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错误路线。自1931年9月下旬起,张国焘在鄂豫皖根据地主持开展了“肃反”运动,先后逮捕和杀害无辜干部、战士数千人。1932年,向来对党赤胆忠心、无私奉献的朱觉亦遭无辜杀害,时年2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