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苦、不怕死,爱祖国、爱人民!”
这是李其实对战友的谆谆教导
也是他对自己的要求和革命准则
他是民主自由的先觉者
创办进步报刊,唤起民众觉悟
发展党团组织,夯实斗争根基
矢志不渝探寻真理
他是民族解放的实践者
毅然投笔从戎,参加革命斗争
奔赴苏北战场,领导敌后抗日
奋不顾身奔赴战场
他是统一战线的推动者
培养进步军官,挫败反共阴谋
助推国共合作,提升部队战力
智勇双全坚持斗争
面对敌强我弱,他临危不惧,沉着应战
面对威逼利诱,他赤胆忠心,绝不附敌
本期“同济英烈”
让我们缅怀革命先烈李其实
感悟这位铁血将军的智谋与胆略
英魂记忆:
李其实(1904~1943),字春华,曾用名李澄源,广西临桂人。1924年,由陆军讲武堂转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初回到广西开展革命工作,曾任中共广西特委委员兼兵委主任、广西临时省委委员。省委机关遭到破坏后,为寻找党组织来到上海,后化名李澄源进入同济大学任军训教官。抗战爆发后又重返军界。1939年,任国民党两淮税警总团少将旅长,后任苏北挺进军二纵司令。1943年1月,在江苏泰县与日伪军作战时被俘,同年2月英勇牺牲,时年39岁。
李其实,1904年出生于广西临桂县(今桂林市临桂区)六塘镇新街。父亲李怀芸以磨豆腐、做腐竹为生。
1918年,李其实考入广西省立第三中学(今桂林中学)。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李其实参与组织了桂林学生爱国会和学生演讲团。1921年春,李其实从桂林中学毕业,同年秋季任六塘高等小学教师。李其实自小同情劳动人民,尤其痛恨土豪劣绅地主欺压农工。任教期间,他曾与本校教师黄锦辉、秦其才等人共同创办《六塘公益报》,以唤起和动员民众。不久后,李其实进入陆军讲武堂学习。1924年,李其实由陆军讲武堂转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步兵科。其间,他经常阅读《向导》《中国青年》等进步刊物,积极参加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活动。1924年底,李其实毕业后留校,担任黄埔军校第3期入伍生队排长,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李其实曾参加平息杨希闵、刘震寰叛乱等军事行动和广州起义。①
1928年初,奉党组织指示,李其实回到广西梧州开展党的地下工作。6月,在贵县召开的中共广西特委扩大会议上,李其实当选为特委委员兼兵委主任。7月,根据特委分工,李其实以巡视员身份到桂林指导工作,着手恢复和发展桂林及周边各县的党团组织。在他和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桂林地区的党组织建设和群众工作很快有了较大起色,桂林城区的省立二师、省立三中、车缝、篦业、革履等地成立了党支部,周边的六塘成立了南乡支部,大圩成立了东乡区委,桂林县也成立了一些行业协会和劳农会组织。同年9月,广西特委改组为广西临时省委后,李其实任省委委员。
图: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李其实(左)与黄锦辉(中)、秦其才(右)合影
不久后,因位于梧州的广西临时省委机关遭到国民党当局破坏,省委紧急指示所属各级组织暂停一切活动、各自隐蔽并等候上级指示。为了尽快与省委取得联系,李其实于1928年冬赴梧州寻找党组织,但因省委机关已转移,他只得返回桂林待命。其间,国民党在全国各地开展“清党”行动,并大肆抓捕共产党人。
1929年春,因迟迟得不到上级党组织指示,李其实决定赴香港寻找党组织。同年4月,李其实致信中共中央汇报桂林的社会状况和党组织、劳农会组织的发展情况,并提出了赴莫斯科学习军事和理论的请求。②由于既未得到中央回复,也未能与当地党组织恢复联系,李其实决定由香港转赴上海继续寻找党组织。1929年12月,来到上海的李其实化名李澄源进入国立同济大学担任军事助教。
图:《国立同济大学概览(1934年)》中的“现任职员目录”
抗战全面爆发后,李其实离开同济大学,先后任中国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战时干部训练团第三团总务处组织科长、第四兵团教导总队副总队长、第三战区长官部少将高参。1939年2月,与李其实私交甚好的黄埔一期毕业生陈泰运出任两淮税警总团团长。1940年7月,两淮税警总团改称苏北游击纵队,1942年夏又改称苏北挺进军。1943年春,苏北挺进军与鲁苏皖边区游击军残部合编为苏北第二游击区指挥部,1944年4月改编为长江下游挺进军。其间,为了发展和壮大队伍,陈泰运广邀黄埔校友加盟,故其部队中连以上军官大多为黄埔军校毕业生。在陈泰运的邀请下,李其实在将妻子朱桂珍送回老家后便只身奔赴前线,先后出任两淮税警总团少将旅长、苏北挺进军二纵司令等职,引导和辅佐陈泰运开展敌后抗日活动。
图:李其实、朱桂珍夫妇
来到两淮税警总团后,李其实积极培养和汇聚思想进步的军官,并通过军官去影响士兵,推动税警总团在国民党制造的反共摩擦中保持中立,从而挫败国民党的反共阴谋。1940年10月4日,国民党江苏省主席兼苏鲁战区副总司令韩德勤率重兵围剿新四军黄桥根据地,“黄桥决战”随之爆发。根据围剿安排,税警总团的一个团虽部署到距离黄桥25公里处,但未按韩德勤的要求参与战斗,只是派了一名副官向新四军索要枪支。为了支持税警总团抗日,陈毅便让他们到修械所挑了200多支枪。第二天早上,该团朝天放了一阵枪后便将部队撤离。黄桥战役结束后,中共中央对李其实等的统战和兵运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次战役之所以取得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结果,除了我军的勇猛顽强外,主要是由于贯彻执行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并采取了争取中间派、孤立顽固派的策略。”
李其实极力推动陈泰运与新四军建立良好关系,开展联合抗日。1940年7月,新四军苏北指挥部东移黄桥后,为消除保持中立的苏北地方实力派李明扬、陈泰运的疑惧心理,新四军同意在与他们的防区之间建立一支中立的部队作为缓冲。1940年10月10日,以李明扬、陈泰运所属部队番号命名的“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部直属纵队、鲁苏战区苏北游击指挥部第三纵队联合抗日司令部”(简称“联抗”)正式成立。“联抗”由新四军、李明扬、陈泰运各派出的一个连和两个收编队伍及部分新吸纳的爱国青年组成,人数达千余人,分编为4个大队,司令部驻地为陈运泰的防地泰县曲塘镇(今属海安县)。“联抗”不仅为新四军增添了抗日战场的外围部队,还成为进一步争取国民党军队和士绅联合抗日的重要渠道。
李其实还着力整训部队,提升部队的作战能力。1942年春,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李明扬在海安、东台、泰县交界的青墩村创办了干部训练班,由李其实兼任教育长,训练班的其他教官也均为黄埔军校毕业生,且课程、校歌、校训及教学方法等均沿袭黄埔军校的体系,故训练班被称为“苏北小黄埔”。在培训过程中,李其实教育学员们要不怕苦、不怕死,爱祖国、爱人民,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分清敌我,团结一致,不搞“窝里斗”,共同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在李其实的努力下,税警总团的作战能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逐步成为名副其实的战斗“坚”军。
1943年元旦,正在海安青墩开展会演操练的税警总团突遭4000多名日伪军的“围剿”。面对敌人的突袭,李其实率领两个团的兵力在三面环水、易守难攻的泰县张尤庄俞九舍附近设下埋伏,待日伪汽艇进入伏击圈后相继击沉了数艘汽艇,100多名日伪军淹死在冰冷的河水中。在激烈的战斗中,由于日伪军不断从东台、泰州等地派兵增援,并连续用小钢炮轰炸税警总团的阵地,导致税警总团遭受重创。下午3点左右,敌人的一发炮弹命中税警总团指挥部,李其实的腿部被弹片击中,但他仍坚持率部坚守阵地。最终,因子弹耗尽,税警总团的阵地被日伪军攻破,李其实与部分将士一同被俘。
被俘以后,李其实被关押在日军东台驻地一艘汽艇的水仓里。关押期间,日军对李其实进行了严刑拷打,并试图对其逼降和诱降,但李其实决然不为所动。1943年2月5日晚,趁看守疏忽,李其实在其他被俘官兵的帮助下成功从汽艇中逃脱,但不幸终被看守发现。在追兵紧逼、无法逃脱的情况下,李其实毅然选择了投河自尽,以身殉国。第二天早晨,茅东村的一位村民在丁溪河畔发现了李其实的遗体。此后,《新华日报》以“李其实少将大节凛然,被俘不屈投水殉国”为题进行了报道。③
图:《新华日报》1943年2月23日关于李其实的报道
1944年,为悼念李其实将军,国民政府在当时村民发现李其实遗体的附近修建了一座坟墓,并立碑纪念。199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报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追认李其实为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