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观察塌方,下塌异常严重,真危险。
但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没有什么可怕!”
这是李桦科考日记的真实独白
面对灾害频发的塌方路段
他义无反顾参加科考
冒险爬上山体,探寻塌方成因
开展深入分析,制订解决方案
以实际行动护卫川藏大动脉的畅通安全
面对险恶无常的自然环境
他一往直前勇闯新域
克服重重困难,深入对岸险境
开挖取样试坑,探索开辟新路
用宝贵生命诠释科技工作者的初心使命
本期“同济英烈”
让我们共同缅怀革命先烈李桦
感悟这位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担当与奉献精神
英魂济忆:
李桦(1936~1967),原名李启仁,浙江温州瓯海区永中镇人,中共党员。1958年7月毕业于温州第一中学,后到温州市五马针织厂任会计。1959年9月考入同济大学公路与城市道路专业,1964年7月毕业后被分配到交通部交通科学研究院,1965年调至重庆分院任技术员。1967年6月参加川藏公路拉月大坍方联合科考,后在“八·二九”特大山崩中遇难,时年31岁。
李桦,原名李启仁,1936年12月生,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永中镇东风大队普门村(今龙湾区永中街道)人。1958年7月毕业于温州第一中学(今温州中学),后到温州市五马针织厂任会计。1959年9月,李桦考入同济大学路桥系公路与城市道路专业,1964年7月毕业后被分配到交通部交通科学研究院(北京总院)。1964年10月至1965年9月,在广东省公路建设工地参加劳动锻炼。1965年9月,调至重庆分院道路室任技术员。1967年6月,赴西藏波密地区参加川藏公路拉月大塌方的科考工作。
李桦(李启仁)入学时填写的学籍卡
1965年9月离京赴渝前夕,李桦在北京交研院的合影(程家驹提供)
1954年12月建成通车的川藏公路是连接成都和拉萨的大动脉,全线总长2400余公里,沿途地质构造复杂,自然环境恶劣,平均海拔达3000米以上。川藏公路拉月段有一段公路道路狭窄,一边靠着喜马拉雅山脉的帕龙山,一边紧临雅鲁藏布江支流东久河。受气候和地质环境影响,该路段时常发生塌方现象,严重时甚至阻断交通达两、三个月之久,不仅严重影响了交通运输,对过往车辆及人员安全也构成了巨大威胁。
1966年元旦,李桦在重庆分院的合影(程家驹提供)
为摸清拉月段塌方规律,消除安全隐患,1967年6月,由西藏交通厅牵头,西藏交通厅科学研究所会同交通部交通科学研究院重庆分院(今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西藏扎木公路养护总段、中国人民解放军52师309团等单位组成了20余人的联合科学考察队,对拉月地区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科学考察。6月下旬,李桦和同事邹大龙一道随科考队出发,并于7月13日到达林芝县东久乡(今林芝市巴宜区鲁郎镇)拉月村。经过周密的准备,科考队于7月23日正式展开科学考察工作。
1967年6月下旬赴藏途中,李桦途径当年红军十八勇士飞夺的泸定铁索桥(程家驹提供)
位于东久河北岸的帕龙山塌方区有两大片无植被的山体,巨石不断从裸露的山体上飞滚而下,有时甚至延续达半小时。为了获取第一手资料,科考队员们手持砍刀披荆斩棘,忍受着蚂蟥、蚊虫和草虱子的叮咬,背着仪器日复一日艰难地在山林中穿行。队员们还冒着生命危险爬上山体考察塌方范围,探寻塌方成因和治理方法。因道路艰险曲折,队员们有时天黑后才能回到住地,晚饭后还要在灰暗的灯光下整理和分析相关资料,交流、优化后续考察方案,工作十分辛苦。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和分析,队员们终于发现了塌方的主要成因和范围:塌方的山体虽未发生基岩错动,但已有多条宽达几十厘米乃至一米以上、蜿蜒曲折、分布很广的裂缝;雨季时,水流沿多道山沟下泻,并不断侵蚀山体,导致塌方体范围不断增大和蔓延;整个塌方区沿公路方向长达4.6公里……经综合研判,科考队得出了拉月塌方烈度将进一步加剧、塌方范围不断扩大的结论,并决定着手研究公路改线至东久河南岸的可行性。
为了搜集公路改线的第一手资料和数据,科考队决定派部分队员到东久河南岸开展近距离考察,并实时拍摄北岸的塌方情况。随后,科考队在相对安全的山体处架设了连接东久河两岸的简易溜索,并在南岸河滩附近设立了观察哨,在高于水面约50米的山腰处建立了观测棚。
科考队架设的简易溜索的保护措施十分有限,稍不留心或一旦发生索道断裂、锚定处松动等现象,索道上的人就会坠入波涛汹涌、湍急冰冷的东久河中,人员生还的可能性极低。第一次进藏的李桦和许多同事此前从未见过溜索,但为了完成科考任务,大家没有退缩。他们每天像“空中飞人”一样在东久河上空南来北往,不断地开挖试坑,观测和记录塌方次数、具体时间及塌落物的运动轨迹,并拍摄坍方部位,目测塌方石块尺寸。
8月25日,因坍方加剧,该路段交通再次阻断。途径此地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汽车17团12连排长曲月伦不得不将汽车停在科考队驻地,等待时机通过。8月26日,又有40辆军车和一辆客车受阻。李桦和同事们热情接待了部队官兵和旅客,并将铺位让给了妇女和儿童。
自该日起,不仅塌方的强度越来越凶猛,次数也更加频繁,有一次竟持续长达24分钟;有些落石还弹飞至东久河南岸的观察哨周围以及科考人员的安全帽上,给科考工作带来极大的危险。为了争取时间,科考队决定加快进度,安排更多队员到东久河南岸开展科考。
科考队员们心里明白,此时前往塌方山体附近将面临更大的危险,但大家都义无反顾,勇往直前。李桦曾在日记中写道:“雨后观察塌方,下塌异常严重,真危险。但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没有什么可怕。”8月29日早饭后,邹大龙曾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当天上午,队员们按照计划乘溜索来到东久河南岸,陈英业、麻如增负责在观察哨记录和拍摄着塌方情况,张宗太、杨焕全负责警卫和安全提醒工作,李桦和邹大龙、王洪志、胡剑鸣、杨忠宁等队员则继续深入危险区挖掘试坑和取样。
当日,大大小小的塌方几乎从未停过。下午1时25分,正当李桦等在危险区中心地带专心致志地挖掘试坑时,川藏公路爆发了通车以来的特大山崩!随着一阵震彻东久河谷的闷雷式巨响,帕龙山半侧约二千余万方的山体从700米高处崩塌下来,山谷中霎那间地动山摇,巨石夹带着树木、泥沙像凶猛的野兽铺天盖地般地扑向东久河南岸。顿时,灰尘弥漫着整个天空,高山被削去了大半,原来奔腾的东久河被拦腰截断。等到尘埃落定、山川恢复平静之时,李桦、邹大龙、杨忠宁、胡剑鸣、陈英业、麻如增、王洪志、杨焕全、张宗太等9位科考队员已音讯全无。
坍方变成了山崩,这是科考队未曾预料到的。从惊愕中冷静下来的其他科考队员们一边呼唤着战友的名字,一边凭借记忆朝着山崩之前战友所在的位置搜索前进,并鸣枪表明自身所处位置,但始终未得到9位失踪同事的回答。随后几天,由人民解放军、科考队员及相关技术人员、工人组成的小分队虽踏遍了河边的群山野岭,但终未找到他们的身影。李桦、邹大龙、杨忠宁、胡剑鸣、陈英业、麻如增、王洪志、杨焕全、张宗太等9位执行科考任务的科技工作者为了护卫川藏公路而光荣牺牲。遇难时,李桦年仅31岁。
李桦烈士追悼大会(程家驹提供)
拉月大塌方震惊了全国。1967年9月2日,西藏交通厅厅长汤化东、西藏公路管理局局长崔鸣琴等赶到拉月,为死难烈士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仪式。1969年4月,经交通部申请、内务部(民政部前身)批准,李桦等9名在拉月科考中殉难的科考人员被批准为革命烈士。1970年10月10日,李桦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88年11月17日,民政部向李桦烈士遗属补发了革命烈士证书。
李桦的革命烈士证明书
位于温州翠微山烈士陵园内的李桦烈士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