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华展物流杯”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交通运输科技大赛成绩揭晓。我校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推荐的参赛作品在大赛中喜获佳绩,共有6个项目获奖,其中一等奖、二等奖各3项。
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交通运输科技大赛以“数智交通、低碳运输”为主题,设置“交通工程与综合交通”“航海技术”“道路运输与工程”“水路运输与工程”“铁路运输与工程”“航空运输与工程”以及主题竞赛“数智交通、低碳运输”七个竞赛类别。大赛自开赛以来,共有185所高校报名参赛。在初赛作品报送阶段,177所高校提交了1473件作品。初评阶段每件作品由3位专家进行双盲网评,各赛道作品按照平均分数排序,确定了93所高校的206件作品入围决赛。
在闭幕式暨颁奖典礼上,教育部高等学校交通运输类专业教指委副主任、我校杨晓光教授分别从大赛主题、办赛理念与作品特色三个方面,对参赛作品进行了点评。他表示,本届大赛“数智交通,低碳运输”的主题与交通强国智能发展、绿色转型等国家战略一脉相承,大赛引领和培养交通学科创新人才,以需求为牵引,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期望同学们能够精进知识,成为一流卓越的创新型交通人才,早日实现交通强国之“人享其行、物畅其流、国倚其强”的发展目标。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负责人介绍,为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实践与合作能力,学院自2001年起创办“同路人”交通科技大赛。为培育选拔参加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交通运输科技大赛作品,2021年末举办第二十一届“同路人”交通科技大赛暨全国大赛校内选拔赛,共有78个项目组参赛,37位专家教师参与指导。经过为期半年的深入研究与层层选拔,今年4月,27个参赛小组入围校内选拔赛决赛,最终选拔推荐22组优秀作品(包括18组本科生作品、4组研究生作品)参加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6组作品最终获奖,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一等奖作品
交通工程与综合交通类作品
项目名称:
《非完备感知数据下高速公路全域车辆轨迹构建方法》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2019级本科生
钟凌云、曾子沐、卞庆杰
本项目面向东海大桥的实际情况,根据路侧感知单元采集的视频、雷达数据,融合了交通流经典理论与人工智能,利用传感器融合、车辆重识别和车辆轨迹预测技术,提出了一套基于路侧非完备感知信息的全域车辆轨迹重构方法,解决了现有研究中的多源数据融合难、车辆跨域追踪难、全域轨迹补全难三大问题。其可以为海量路侧传感器提供数据质量提升和全域轨迹构建服务,促进车路协同高质量发展。
主题竞赛“数智交通、低碳运输”类作品
项目名称:
《公交“视”界——基于机器视觉的公交运行延误因素辨识》
本项目聚焦于地面公交运行延误这一常发性问题,提出充分利用现有车载监控视频数据,有效弥补现有方法无法实时获取运行环境信息的缺陷。项目采用YOLO网络的多目标跟踪和单目摄像头测距等机器视觉技术,针对公交运行低速时段的车外和车内监控视频实时展开环境要素检测及延误因素辨识,有效实现“快速化、智能化、精准化”自动辨识公交运行延误致因,为公交智能化运行管控策略及调度的精准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此外,项目搭建了数据处理、分析及可视化平台,并基于嘉定9路公交视频对项目内容开展测试验证。验证显示,项目成果不仅能够实时反馈公交缓行延误因素,还能为突发事件的及时响应和处理、站点选址和布局的优化等实时和离线应用提供可靠技术支撑。
交通工程与综合交通类作品
《L3级自动驾驶环境下新手驾驶人接管反应机制及绩效优化研究》
(深入解析新手驾驶员接管机制,助力自动驾驶安全发展)
本项目基于驾驶模拟平台开展紧急切入场景下的人机共驾接管实验,提取新手驾驶人生理、行为多源数据。首先判别了影响接管过程的显著性因素,其次基于结构因果模型解析了新手驾驶人接管反应机制,最后通过认知干预针对性提升新手驾驶人风险感知能力。
项目研究成果在驾考培训测试改进、自动驾驶产品用户手册完善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前景。